乾坤网
咨询 易倾诉
手机版

扫码访问

微信订阅号

扫码订阅

微信服务号

扫码关注

投诉 导航

雨水节气,养生护脾、春捂有度

编辑:黄石公 日期:2024-02-21 09:40 来源:乾坤网 浏览:

雨水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个节气。此时,气温回升、冰雪融化、降水增多,故取名为雨水。东风解冻,散而为雨,雨水节气前后,万物开始萌动,气象意义上春天正式到时了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正月中,天一生水。春始属木,然生木者必水也,故立春后继之雨水。且东风既解冻,则散而为雨矣。”意思是说,雨水节气前后,万物开始萌动,春天就要到了。如在《逸周书》中就有雨水节后“鸿雁来”,“草木萌动”等物候记载。

雨水节气养生

在雨水节气,昼夜温差大,忽冷忽热,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,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,及至心神不安,影响人的身心健康。中医讲究顺时养生,雨水节气应顺应“春夏养阳”的原则以适应生长的需要。那么雨水节气在养生上有什么讲究?

防“倒春寒”

雨水节气之后,空气中水分增加,导致气温不仅偏低且寒中有湿,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。

因此,不要过早减去外衣,俗话说“春捂秋冻”,应多捂一段时间,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,适应新的气候条件。

在初春乍暖还寒的时节,要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,加强腿和脚的保暖,遵循“下厚上薄”的穿衣原则,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,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。

注意补水

雨水节气易上火,平时要多补水,尽量选择饮用温水。可以在水中放入适量蜂蜜,既清肺解毒又润肠通便。一些人在春季易出现上火症状,不宜饮用凉茶,以免导致虚火更甚。

饮食调理

根据“春夏养阳”的原则,注意养阳、养脾胃。五行之中,肝对应木,脾对应土,而味道上,肝对应酸,脾对应甘,所以春季饮食的时候,少吃酸味的食物,多吃味道甘甜的食物,则可以养脾。

同时,雨水节气是一年中调理脾胃的最佳时候,脾胃是生命之本,健康之本,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,防老抗衰。所以在饮食上要多吃平性、温性的食物以养脾胃,比如大枣、韭菜、姜、鸡肉等,也可选用沙参、西洋参、决明子、白菊花等作为药膳的调理品。

适度锻炼

由于冬天天气寒冷,人们容易犯懒,而春天适当增加运动量,到户外活动活动,是非常好的,但不宜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,以避免热量损失过多。如果热量流失过多,肝气就会大量外泄,不仅容易发烧,还会出现上火的症状。因此,可以选择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散步、慢跑等较为轻松的活动,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,增强免疫力。

另外,向大家推荐一下结合养生、保健、身体调节并借鉴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导引养生功法的保健操——中华通络操,它具有调节气血、调理肺腑、疏通经络、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的作用。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练习,可以激发人体阳气、促进体内气血运行,有效增强心和脾的功能,改善心经的气血。

练习通络操还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毒素,增强身体的免疫力。通过坚持练习,可以全面提升身体素质,促进身心健康。

梳礼肝气

中医认为,肝属木,与春相应,肝的功能以疏泄为主,具有疏通、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舒畅的作用。

若肝失疏泄,则易于引起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异常:疏泄太过,表现为烦躁易怒、头胀头痛、面红目赤等;疏泄不及,则表现为抑郁寡欢、闷闷不乐等。

这时候补肝只会适得其反。此时的肝要理、要顺、要舒,肝气不淤积在体内。

要让自己心情保持愉悦,心境平和,不要压抑自己,可在室内打太极,做做伸展运动。

有条件的朋友,还可以喝点黑糖玫瑰姜茶,疏肝解郁,温中驱寒,特别适合早春饮用。

健脾祛湿

春天万物复苏,中医认为肝主生发,故春季肝气旺盛,肝木易克脾土,因此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,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。

在雨水节气之后,随着降雨增多,如果天气长期潮湿,或人们体质虚弱、涉水淋雨,以致湿气过盛,入侵人体,则会致病。引起人体不适的湿气,中医也称为“湿邪”。

中医讲,脾喜燥恶湿,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,容易出现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腹泻等症状;同时,湿邪难以去除,因此在雨水时期,除了疏肝理气,还要养护脾脏。

此时我们应做到:内以养护脾气,外以清利湿邪,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。

雨水前后应少食油腻之物,肥甘厚腻最易生湿困脾,损伤脾气;同时也应少食生冷之物,以顾护脾胃阳气,可多进食鲫鱼、胡萝卜、山药、小米等物以健脾养胃。

此外另外,如《千金月令》中所说:“春月宜喝粥”,粥类素来有健脾利湿、养胃和胃的功效。

“雨水”前后服用养生粥对润和脾胃大有益处。如胡萝卜南瓜粥、薏苡仁党参粥、山药红枣粥、芡实莲子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雨水节气,穴位调养方法

养阳气,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艾灸,而在特定的时令节气进行艾灸以防病保健的传统办法更是称为“节气灸”,同样与中国古代“天人相应”的思想密切相关。《素问•六微旨大论》有言“气交之分,人气从之,万物由之,此之谓也。”而节气正属于天地气交,时令之气更替交接之时。

时令节气,尤其是二分二至日,正好是天地阴阳之气升降变化及阴阳消长的转折时期,是阴阳升降由量变转为质变的关键时刻,天人相应,人的生命依据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而变化。因此,节气也是对人体影响最大、疾病演变与转归表现最突出的时期,也是年老、体弱、虚衰人群加重病情、诱发宿疾或变生新病的时期。比如夏至、冬至前后是中风、哮喘、溃疡病的高发之时。因此在各个时令的节点进行艾灸,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。

中医认为,雨水之时,木旺而土气稍弱,木旺乘土,即肝气过旺会克伐脾土。雨水之时要注意顾护脾胃之气,才不致肝气过于横逆。

雨水节气的保健艾灸,我们选择双侧的丘墟、关元、中脘。

丘墟是胆经的原穴,可以启动胆经之气来上接当下的节气和当下的月份。

关元和中脘可以收敛胆气,不让它生发得过分。

关元是收纳元气的,而中脘已经越过了肚脐,可以引导身体的阳气到达脾胃。

正好是春天,肝胆气旺盛的时候,我们要固护一下脾胃,这是选择丘墟、关元和中脘三个穴位的原因

春天到了,天气渐渐转暖,春眠不觉晓,春困来袭,人们常常容易感到困倦,无精打采,迷迷糊糊。时不时按摩以下几个穴位,有提神醒脑的功效,可以助人摆脱春困。

神门穴:常按神门穴,对心慌、心悸以及失眠患者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。按揉此穴不需要力气太大,也不必追求酸胀感。

内关穴:用一只手握紧另一只手的手腕处,使第一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内关穴上。用指尖有节奏地进行按压,以产生酸、麻、胀的感觉为最好。

三阴交:三阴交为脾经、肾经、肝经交会之处,除健脾益血、调肝补肾外,亦有安神之效,可帮助睡眠。

雨水,表示两层意思,一是天气回暖,降水量逐渐增多了;二是在降水形式上,雪渐少了,雨渐多了。用拇指按揉内关、神门、三阴交。这三个穴位互相配合,每天按揉5-10分钟,可起到安神定志、调整睡眠的作用。

标签: 雨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