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坤网
咨询 易倾诉
手机版

扫码访问

微信订阅号

扫码订阅

微信服务号

扫码关注

投诉 导航

畲族有哪些传统节日

编辑:算命一条街 日期:2015-07-03 08:00 来源:易灵算命网 浏览:
  畬(shē)族,自称“山哈”或“山达”,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。但文献记载中称畬族为“畬人”,意思指在山里搭棚而住的人。畲族的节日有会亲节、分龙节(封龙节)、乌饭节等,你知道畲族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吗?

  畲族有哪些传统节日
 
  畲族简介
  
  畲族人主要居住在福建、浙江两省的广大山区,其余分布在江西、广东和安徽省境内。其聚居点多为数十户人家组成的自然村寨,因而形成典型的散居与杂居特点。
  
  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自己的文字。百分之九十九的畬族使用汉语客家方言,通用汉文。
  
  畬族分布的地区属于东南丘陵地带,境内山岭重叠,海拔都在五百到一千五百米;溪流回绕,短而急湍;地近海洋,气候温和湿润。冬季虽比较寒冷,但霜期很短。雨量充沛,土壤肥沃,物产丰富。农产品以稻谷、红薯、麦子、油菜、豆类、烟叶、土豆为主。山区盛产林木及毛竹,是畬族人民主要经济收入之一。木材积蓄量很大,树木种类很多,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。土特产非常丰富,有茶叶、油茶、纸、笋干、花生、苎麻、香菇、樟脑、松油和名贵的药材等。福建、浙江的茶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。山区的矿藏也非常丰富,有煤、铁、金、铜、明矾、石墨、石膏、硫磺、滑石、云母石、瓷土以及其他多种有色金属。
  
  对畬族来源说法不一。有畬、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武陵蛮说、“南蛮”后裔说和古越人后裔说。公元7世纪,就已居住在闽、粤、赣三省交界的山区,被称为“蛮”、“蛮僚”等。南宋末年,14世纪起,部分迁到闽东、浙南等山区。明、清时期大量出现在闽东、浙南等地山区。
  
  畲族的传统节日
  
  白云山歌会
  
  白云山歌会又称六一歌会,福建省福安县畲族节日,每年农历六月初一举行。白云山位于福安县境内的留洋一带。节日期间山上人声鼎沸,热闹非凡,除前来过节的畲族外,还有拜佛敬香的许多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游人。畲族青年男女有的要赶两三天的路前来参加盛会。六月初一前一日晚,山上便开始对歌,活动一直持续到初二天黑时候,人们才恋恋不舍地下山回家。畲族山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曲调,白云山歌会所唱的主要是流行于福安和宁德县的“福宁调”,来自其它地区的歌手,都必须用此调对歌。
  
  冬节
  
  冬节是畲族民间传统节日,每年农历冬至日举行。冬至时节,秋收已全部结束,人们要在这一天,对保佑他们平安度过一年并获得丰收的神灵、农具和牲畜表示感谢。届时家家户户将糯米碾成细粉,做成汤圆,煮熟之后粘在家具柄上和牛身上。当年未曾结果的果树上,也要粘上几个汤圆,祈求来年果实丰硕。
  
  会亲节
  
  会亲节是畲族民间传统节日,时间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。过去散居在浙南、闽东各地的畲族,由于省亲路远,探亲无期,于是民间定出固定的会亲时间。据说会亲节已有200多年历史了。节日这一天,浙南、闽东的畲族男女,从四面八方集中到福建省福鼎县的双华乡,访亲友,叙家常,互相问候。现在,人们还搭起彩楼,举行赛歌活动。人夜,家家灯火通明歌声飞扬,锣鼓喧天,鞭炮不断。同时还举行游村活动,当信炮发响时,人们手提鱼灯、兔灯、鸡灯、猪灯、寿桃灯、莲花灯、丰收灯、孔雀灯等,穿行在各个畲族村子,十分热闹。
  
  目莲山歌会
  
  目莲山歌会又称九月九歌会,福建省霞浦、马洋、溪南等地畲族节日,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举行。目莲山在马洋附近,山顶上有斜坡,可容纳许多人,节日里人们便汇聚到此,歌唱娱乐,年青人则通过歌声寻找情侣。歌会上,所唱的调子仅限于山上唱的“福宁调”(又称“平讲调”)。外地来客也只能用此调对唱。歌会从初八日晚上开始,直到第二天天黑才结束。两夜一天歌声不能间断,否则听歌的野鬼要捣乱。本世纪二十年代,溪南的葛云山也有歌会,后因在目莲山做了一次功德,吸引了不少歌手,故葛云山的歌会便败落了。
  
  上十节
  
  上十节是畲族民间传统节日,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日举行。届时,同祖同姓的男女老少,聚集在本姓祠堂里,举行瞻仰祖图仪式。仪式由本姓辈份高的年长者主持,并领唱“祭祀歌”,讲述三族的起源和祖先盘瓠的传说,焚香明烛,行祭祀之礼。然后众人前往祭房家聚餐,当地俗称“吃太会饭”。
  
  春节
  
  畲族过春节,从农历十月就开始用糯米酿制“过年酒”,砍硬柴烧灰滤水泡粳米做年糕。除夕,家家户户在火塘上烧大柴头,称为“来年火种”。守岁到十二点钟左右便走家串户互相祝贺。下半夜开始点香烛,鸣鞭炮,迎接新年到来。有的地方要做麻糍,吃一部分,留一部分到谷仓里待元宵节后取出来,以示“年年有余”。天亮前,男子赤裸身子外出,绕着房屋敲竹响板,据说这样可以除病消灾。天刚亮,小孩争先恐后到竹林里摇毛竹,认为这样自己就会像竹笋一样快长大。节日期间,主人和客人对唱山歌,唱完,主人还送客人一个装有钱币的红包,称为“手薪”,钱数的多少与客人唱歌的多少、好坏有关系。来客如果是孕妇或抱婴儿的妇女,则不允许她们对歌。正月初八人们集中到祠堂内瞻仰祖图,由本姓辈份最高年龄最大的老人领唱“祭祀歌”,讲述畲族来源和盘瓠传说。
  
  分龙节
  
  分龙节也称封龙节,是福建省畲族的节日,大部分地区在农历四月的辰日举行,霞浦县则在五月二十四日。据说这天是玉皇大帝给畲山“分龙”的日子,即分配雨水。这一天人们不能动用铁器,不能挑粪下抵更不能下地劳动,否则就对龙不敬,天就不下雨。好歌的畲族人此日纷纷上山举行赛歌会,意在祈求玉皇大帝保佑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青年男女还要通过对歌寻觅情侣。
  
  祭祖节
  
  畲族的祭祖节具体日期各地不一,大致在农历二月十五、七月十五、八月十五。畲族十分重视这一节日,《遂昌县志》周应枚《畲民诗》有“九族推重缘祭祖”之句,人们认为参加祭祖的次数越多地位越高。节日里各家族除祭同家族之祖外,还要祭民族之袓盘瓠王。祭祖又叫“聚头”、“学师”,即怀念祖先,追述民族来源,增强团结,学习祖先战胜恶魔的神法。祭祖活动由族长主持。祭品是一头猪、一只羊,以及鸡、鱼、豆腐、青菜等。鸣放鞭炮之后,由族长带领进入祠堂,按辈份和年龄依次向灵牌、祖杖、祖图跪拜。祖杖是一个木刻龙头,又称“龙头像”。放在一个红布袋内,与祖图一起供于厅堂中。祭毕,大家在祠内进餐。七月十五日祭祖的畲族,只备鸡、肉、鱼、米粉、面条、饭、笋子、豆等八盘祭品,摆供在祠内即可。
  
  三月三
  
  三月三也称乌饭节,节日这一天,家家户户都要煮乌糯米饭祭袓,然后全家共餐,并以乌糯米饭馈赠亲友。三月三吃乌饭的来历,有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。英雄雷万兴(一说蓝天凤)被官家抓去,乡人为了让他在牢中吃上饭,便把米饭染黑,狱卒见米饭很脏且又像山蚂蚁,不敢抢食,这才保住了雷万兴的性命。他出狱后,于农历三月三日带领大家下山复仇,胜利后又煮乌米饭庆贺,后来每逢三月三,人们都要吃乌米饭。民间又传,吃了乌米饭,上山不怕山蚂蚁咬;又认为三月三是谷子的生日,吃染黑的米饭可使谷魂不认识,才乐意生长。乌米饭是将乌稔树叶捣碎、泡水后滤去渣子,然后用其水汁浸米,再把米蒸熟即成。
  
  土地爷福
  
  土地爷福是浙江省畲族民间宗教节日,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举行。届时,人们要准备祭品祭祀土地等神祗,以保佑乡人平安。故当地有俗语“二月二,杀鸡请土地”。
  
  完满福
  
  完满福是浙江省畲族民间的宗教节日,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举行。届时各家备办祭品;行祭祀之礼,感谢各位神灵的庇护,祈求全家老少平安无病。祭毕,家人一起欢宴,还要预祝明年人寿年丰。
  
  五谷节
  
  五谷节是广东省潮安县碗窑一带畲族民间宗教节日,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举行。届时,人们都打开粮仓搬出所有装粮的器具摆放于仓门口,用稻穗及三牲作祭品,上香而拜。其意为新粮即将入仓,有劳这些器具尽职尽责贮存粮食。
  
  招兵节
  
  招兵节是广东省畲族节日,在农历十二月择吉日或在正月初一到初五举行,两年或五年举行一次。活动以家族为单位,各户捐资,请法师主持。“招兵”时,在祠堂前搭一高台,上设神坛,以米斗为香炉,插上青、白、赤、黑、黄五色旗表示东西南北中五营兵马旗。法师做法时,口中念念有词,然后吹起响亮的牛角,将两个蚶钱抛在案点上,若是一阴一阳(胜杯)则表示兵马已到,台下群众便挑选几位男子,各领一令旗,到公厅正面去拜祖。过两三天,举行结束仪式,叫“推龙”。每户备一只鸡一只鸭,以及金银首饰到村口再祭,送别法师。法师一般只收鸡鸭作为报酬,不收金银。关于招兵节,相传祖先盘辄在茅山学法后,得以统兵扶正压邪。后人便举行招兵活动,以祝愿平安,了孙昌盛。现在此俗已不传。
  
  中秋歌节
  
  中秋歌节是福建省福安县和宁德县畲族节日,备族把八月十五这一天视为走亲访友的好日子,而陪客唱歌又是畲族的独特习俗。中秋歌节除了在村子里陪来客唱歌外,还要集中到县城对歌。节日这天,人们结伴来到县城,白天拜访亲友,晚上开始对歌。对歌的时候,都是男女各站一边。女的还特别喜欢挤在一起,不参加唱歌的妇女,也要与耿者挤在一起,以壮声势。高明的歌手,可以随时转换曲调。除了对唱,有时还加进些齐唱。